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潘公凯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访谈】“潘公凯 跨越笔墨精神”

2013-07-19 14:57:42 来源:《如丝》作者:
A-A+

  导语:从水墨到建筑,再到装置艺术,潘公凯先生一直在尝试以不同的创作媒材,表达内心的所触所感。他深知中国文化的深邃以及它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其所有的研究与探索都如同他笔下的水墨,一笔一划都是修行。

  潘公凯出生于一个书香墨韵的艺术世家,而其父亲潘天寿先生对他的影响却不在绘画,更多的是一种淡泊名利生活态度和豁达仁厚的处事原则。“人生须有艺术。然有人生而后有艺术,故最艺术之艺术,亦为人生。”父亲的这句话一直贯穿于潘公凯后来的人生道路。

  相比绘画,学生时代的潘公凯对科学的爱好似乎更为浓烈,以至于如今还订阅了很多科技类杂志,随时关注最前沿科技的发展。高中入学考试时,潘公凯的兴趣在理科,以他的文化课成绩完全可以考取杭州最好的高中,但初中老师发觉了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自作主张替他报考了浙江美院附中。从此,潘公凯便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艺术创作。绘画,只是他艺术人生的一个起点,从传统水墨出发,潘公凯完成了艺术生涯中的一次次精彩跨界,拥有了艺术史论家、水墨画家、建筑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等众多头衔。

  跨界之缘起与探索

  我们的对话,自然从“跨界”这一名词开始。潘公凯先生似乎不忘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一开始便将话题引向了跨界的缘起,并非常兴奋地谈到了在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在这一大趋势下所作出的探索与改变。

  他认为不仅仅是艺术界,全世界的当代文化都有一个趋势:跨界和跨学科。这个趋势在20世纪以来一直有所提倡,在近年来被提到次数越来越多,成为当下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取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科技是推动人类现代社会转型的巨大动力,说到科技的进步则必须提及那些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人。“这些人往往都是几个领域当中的佼佼者,也是跨界的代表,如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在艺术界、学术界、工程界的跨界大师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再比如牛顿和霍金,职业都是数学教师,但同时又在物理学上成就非凡……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被当代文化所研究,慢慢的人们看到了跨界的重要性,并成为了一种令人感兴趣的方向。”

  潘公凯当院长的这些年,中央美术学院出现了许多新的专业,打破了之前以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史论为范围的小的美术的概念,“大美术”的观念逐步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领域的“跨界”概念,他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专业之外,用两个月的时间选修任何他感兴趣的专业。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步步探索。“我是央美的校长,那些新专业都是我创建起来的,首先我自己必须很了解它们,同时我对自己也有一个跨界的要求,我需要亲身去探索和体验。在水墨画之外,我花大量的时间做美术史的研究;同时,我也做装置艺术方面的工作,通过装置作品我是要研究西方(欧美)为代表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尤其是其中的观念艺术,包括数码媒体怎么应用到装置和观念艺术中。”

  万象更新话“生成”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独一无二的人物,潘公凯自身的跨界之路比许多艺术家都要宽,从今年年初的《弥散与生成》展览中,我们看到了他游走于水墨、装置、建筑等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上,有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立体认识,以及极富前瞻性的观感。他这样概括展览的题目:“弥散与生成是一种动态性的描述,它们总括了我对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处境的基本看法。”由此看来,“跨界”并非只是其作品本身的艺术形态,而是潘公凯在创作背后宏大的艺术视野与人文思考。

  “文化是一种生命体,不是一个物件!”

  相信每个亲历过潘公凯装置艺术作品《融》的观者,都会对他的这句话体会深刻。凌乱的残荷与天空中飘落下的英文字母,组成了一幅看似美好的荷塘雪景图。在投影技术与中国水墨的结合的表现形式背后,还有他更深层次的思考:“我希望将我的水墨画进行二次创作,我不是在探索水墨画的发展方向,水墨只是一个底子,是一个材料。我希望这个作品能体现中国的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说得严重一点是摧残,亦如水中的残荷。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西方文化,掉落到水里又可以化作一股养料,使得荷花在第二年开得更好,使中国文化进入一个新现代的情景。”文化是传承的,潘公凯希望人们不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为一种过去的、现成的东西,应该在弥散中的西方文明里,找到新的生长点,希望有新的艺术系统不断生成,这即是他所谓的“生成”。

  道法自然,彰显笔墨精神

  “笔墨说到底是一种语言,语言是要表达精神内容的。从倪瓒、八大、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这些代表人物来看,实际上是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崇尚的人格、风范——也就是中庸、博大、坦荡、高雅的一种气韵。”——潘公凯

  潘公凯曾说,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生活,他并不想当一个装置艺术家,而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顺便做了一个装置。如果想要走进潘公凯的精神生活,细看他在水墨画中的运笔用墨,便可窥得一二。在他看来,笔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空间,把人的精神气质通过手头的控制和运动灌输到笔墨之中,形成与形式语言密不可分的结构,渗透着中国士人的人格理想,是中国艺术最有价值的地方。

  画如其人,当谈及那副长达25米的纸本水墨作品《写西湖中所见》时,我们感受到了融于潘公凯其人其身的笔墨精神。他说笔墨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的在视觉方面的精神表达形式,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在传统绘画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这套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为了把中国写意画当中的一些基本特点强调出来,我越来越多地把一些次要的东西都舍弃了,不会去过于追求色彩丰富、或局部的墨分五色。这张25米长的创作,连续作画从头画到尾一气呵成,稍微有一点浓淡变化,首尾稍微淡一点,中间浓一点,但这个变化很小,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书写性上面,体会运动的痕迹如何跟精神状态关联起来。”

  笔墨,不仅呈现了潘公凯个人的人格与心性,更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人都要有一种自信的自控能力,更够平静地应付一切。这种状态是靠平时训练出来的,画画的过程和做人的过程有一种同构的关系。”

  Q&A

  1.你认为中国的现代艺术有什么特点?

  中国的现代艺术应该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一部分,八十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还处在引进、学习、消化西方艺术观念的阶段,还没有自己的体系。现在已经经过了这个阶段,大家不再是简单的用中国的传统符号与西方观念相结合,而是开始企图与西方的观念有所不同,有更新的思考和理论。希望在未来,中国有更多理论上的建构,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你的创作灵感源于哪里?

  灵感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创作都有不同的灵感来源,会很宽泛。灵感,不是一个固定的物品,灵感本身是多种思路和多种感受,以及多种创作冲动互动的结果。灵感和最终作品呈现的样子是没有关系的,比如说《融》那件作品,我没有看到雪景也可以想到雪啊!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其实是说不清灵感源于哪里,那是一种感觉的互动。甚至跟人吵一架也能产生灵感,灵感是脑子中的转换过程,这一过程是没有规定的模式的,有无数多重的可能。

  3.艺术家如何在创作中保持“无畏”?

  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实没有畏与无畏,而是应该有一种想要创作的激情和欲望。艺术家热爱生活,在创作上有热情,他就会不断的去做,做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也会有失败和情绪波动,但是还没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样严重。所以用“无畏”来形容艺术创作,有关联但是又不那么贴切,就像我为什么喜欢把画画得很大?这也包含着无畏、也就是不害怕的因素。人站在画里面是很小的,我只能看到局部,但我必须有信心一笔笔画下去,有随机调整的能力,这是一种心态的训练。说实在的,这跟我当校长的感觉很相像,必须要往前走,勇于担当,稍微一犹豫就坏了。

  4.如今的社会发展瞬息万变,您怎么看待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新鲜事物?

  时代改变了,艺术家不仅要与时俱进,艺术家和文化人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他们应该是最敏感的,应该是反应最快的,具有引领性的,通过艺术的方式将时代感展现出来。

  5.你不仅专注中国水墨画,还在建筑艺术、装置艺术和美术理论这些领域都有涉猎,你是如何将跨界做到如此极致的?

  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少休息,多干活。我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没有双休日和寒暑假,几乎一年365天都在工作,我是一个做得比较累的人。

  6.您会忙不过来、觉得疲惫吗?退休之后您想做什么?

  也会疲劳,但因为在做不同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休息。院长当烦了,就去画画,画画腻了就去做建筑,建筑做累了就去做装置,这样不挺好么?用另外一种工作内容调节现在的状态。退休之后我还会继续现在的工作,我还没做完呢,还要继续。

  图注:

  1. 全长25米的纸本水墨画《写西湖中所见》历时12小时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在观赏该鸿篇巨制画作的同时,观众在现场还可通过同等尺幅的视频影像同时观看潘公凯先生的创作全过程。

  2.展出中的装置艺术作品《融》,传统亭台式的天花设计与蒲团、矮几,与作品共同构成了雪中赏荷的人文情景。

  3.山东省美术馆方案设计

  4.潘公凯水墨作品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潘公凯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