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实却明明白白、确凿无疑地提醒我们:边界是存在的,界定应该是真的。当我出入于各大艺术博物馆,漫步于苏荷的画廊街时,当我一次次地观赏关于前卫艺术的展览和影视记录时,我实在无法苟同上述美学家的观点。因为在事实之中,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判然有别(包括最前卫的作品在内),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亦判然有别,起码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毋庸置疑的区分绝不只是因为人们懂得使用“艺术品”这个字眼。
毛病出在哪里呢?他们可都是绝顶聪明的思想家呵!这确实令我们困惑,我思之再三觉得,这里恐怕有一个视点和视角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及其后的分析哲学家是站在艺术和艺术品这个范畴之内,从内部来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共同性的。从范畴内部来分析和推理,他们的逻辑没有错,结论也没有错。不仅没有错,而且以其精密的思辨左右了一代人。可惜的是,仅仅如此还不够,我想还应该同时站到外部来看,站到更为宏观的人类整体生活形态的角度来看,从生活形态的比较中来把握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
注释:
1、5、7参看W·E·肯尼克《传统美学是否基于一个错误?》,《心理》第67卷,1958。
2、J·迪基,伊利诺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哲学教授,著有《美学》一书,1971。
3、参看M·李普曼《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P.105。
4、G·E·穆尔《维特根斯坦1930-33年美学讲演》。
6、M·魏茨《美学中理论的作用》,《美学及文艺批评杂志》1986年9月号。
此文发表于《新美术》1995年第1期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